第 17 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参赛简章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项,也是我国数字艺术设计创意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大赛皆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赛事一直引领学科发展、优化专业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鼓励原创,激发创新思维,展示数字艺术与科技创新最新成果,传播数字艺术设计、数字科技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最新理念。
二、大赛主题:创艺、创新、创产、创界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协办单位:仚仚-共享艺术视界艺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工作委员会
支持单位: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空间显示分会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智能交互技术工作委员会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电子竞技专业委员会
2、 大赛设立组委会秘书处,负责大赛各项组织工作;
3、 大赛设立国赛专家委员会,负责大赛作品评审工作;
4、 大赛设立国赛监督委员会,负责推进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负责对赛事组织、参赛项目评审、协办单位相关工作等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行为予以处理;
5、 大赛设立国赛学术委员会,引领高校学科建设、专业提升、人才培养;
6、 大赛设立产业委员会,负责创意成果的产业转化;
7、 大赛设立高校联席委员会,负责大赛的定位、方向把控;
8、大赛以省为单位,在全国设立普通高校分赛区和高等职业院校分赛区(详见下面“各省分赛区一览表”),各省分赛区设立组委会及专家委员会,负责本省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省赛作品推优、评审等。
学校统一组织的,按学校要求提交;学校未统一组织的、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
(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作品题材没有特定要求的,不限主题,但须具有转化、应用的潜力和价值。
1、 获奖名单公示平台www.cdec.org.cn,获奖名单公示期为一周,如有被举报的作品,一经查出造假,组委会将有权取消获奖资格。欢迎在公示期内提出异议,公示期一过,组委会将不再接受投诉。(举报或投诉者请把举报内容撰写清楚,形成文档以及相关证据实名举报,把联系电话一起发送到 244076813@qq.com ,组委会在调查核实后,正式回复,不留电话的不予回复)
2、大赛最终获奖信息真伪查询平台:www.cdec.org.cn
(二)普通高校分赛区一览表:


(三)高等职业院校分赛区一览表


备注:暂时无高等职业院校分赛区省份,请把作品提交到普通高校分赛区邮箱里。普通高校分赛区会把高等职业院校作品单独整理评审
2、 大赛秘书处咨询:师老师 电话:010-89576608 18513190168
(请于工作日上午 8:30-12:00,下午 13:00-17:30 拨打咨询)
(*备注:文件夹命名格式: 作品 ID 号,学生作品邮件标题:某大学+好创意大赛投稿;教师作品邮件标题:【教师单元】某大学+好创意大赛投稿)
全民阅读公益海报设计(本组获奖作品将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新阅读》杂志上选登)除全民阅读公益海报设计外,其他视传类设计作品均可参赛。如:中国好创意大赛海报设计、产品创意包装设计、多媒体设计、装帧设计、创意 VI 系统设计等,作品静态,动态均可。
产品造型类(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承办):
(1) 各类产品造型、配饰、玩具、手办、教育产品、电子产品、生活用品、衍生品等;
(2) “仚仚”文创主题产品(任何带有“仚仚”字样的文创产品均可。具备转化条件的设计及作品可与仚仚文创全品类平台签约商家合作销售。创作者分得的销售收益为其独立创业收入)。
在漫画与插画学习和创作过程中艺术灵感的揣摩和捕捉、绘画技能的生长和变化、绘画表现的可能性与多样性的探索。
作品包括:漫画、插画、绘本、IP 形象、游戏角色、卡牌、吉祥物等
作品包括:直播间设计、空间 MAPPING、环艺设计、景观设计、数字展览、数字展演、数字展示、多媒体展览、雕塑作品、多媒体娱乐空间设计、装置等均可。例如现实与虚拟的办公、直播、家居、文化和休闲空间设计(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商业(商业街区、商场专卖)空间结构、灯光设计、装修、软装(窗帘,摆件,挂画,灯具,花艺等)、特殊空间体还需要道具设计(如陈列道具等),空间设计注重动静结合,运用幻灯,全息摄影,镭射、录像、电影、多媒体等虚拟现实技术,造成生动活泼、气氛热烈的展示环境,具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文化遗产保护类(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承办):
作品方向:传统文化保护设计:设计展板+模拟动画视频;
文化遗产衍生产品:设计(实物)展板+视频(模拟动画或者实物)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比如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例如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大赛鼓励原创,打造精品;引导广大学生关心和参与动漫创作,促进学生创意能力和动漫制作技术的提高,培育动漫人才。
1)任何以逐格方式或计算机辅助手段制作的动态影像,符合世界动画协会(ASIFA)关于动画的定义(即动画艺术是以除实拍手段外的多种不同技法创造运动影像);
2)参赛作品应在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完成,已参加往届中国好创意大赛的作品,不能参加本届比赛;3)参赛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不涉及淫秽、暴力、凶杀、反动及宗教等内容;
4)参赛作品以个人名义或团队名义参赛均可,团队参赛作品的创作人员不能多于8人。
短视频类(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承办):
微电影、各类叙事性短视频、纪录片、剧情片、宣传片、艺术片、实验片等)。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传播「几分钟到 30 分钟不等」的影片,适合在移动状态和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的新形态、新业态,即新媒体电影,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行,进行付费点播。
作品形态:交互设计、交互装置、交互绘本、应用工程动画、其他交互数字内容、各类游戏、电竞等均可。
作品要求:运用数字特效技术使得众多高难度、普通拍摄无法完成的镜头得以实现。由此数字交互技术得以广泛使用,通过计算机技术等高级技术形式对影像进行加工处理、合成、修复、生成等特殊先进技术;由数字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生成影像技术和数字影像合成技术三种技术构成,从创作、策划到前期的摄影、置景、道具,到后期的合成、剪辑等,能创造出许多我们未曾见过的画面,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新奇震撼体验。数媒交互,围绕用户体验而衍生的新型服务互动类设计,涉及移动设备、网站平台、软件平台、智能电视等行业。数字生活对数媒交互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职业前景和就业越来越宽广,随着网络和新技术的发展,各种新产品和交互方式越来越多,交互设计远非仅仅文字和图片,而是负责创建在屏幕上的所有元素,用户会触摸,点按或者输入,使交互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项技术的基础上,常见的交互型媒体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交互式视频学习系统等。交互作品提交要求:300 字以下作品说明,4~10 张截图,10 分钟以内录屏视频文件。请将源文件上传百度网盘,在邮箱里提交百度网盘链接。
社会创新类(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承办):
生态危机创意、未来生存状态创意、绿色低碳环保、大健康、公共服务、人与自然等创”是一个动词,“新”是一个形容词,始终要比上一次要有新的东西,把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变成“创新”的时候,发现更多的技术可能性,将应用创新定义为源于社会需求、是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置身当前应用环境的变化,社会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通过全民参与创意提出到技术研发、验证与应用的全过程。发现并解决当前社会的现实与潜在需求,通过作品映射,推动技术创新;为社会带来价值的创新应用、人性化设计和安全可靠创艺;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作品形态:视传、漫画插画、动态视频,数字设计。
数字摄影类(天津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承办)分 3 个组别:
作品为2022 年 6 月 30 日以后创作的作品。同一件作品只能报送一个类别。
艺术组:是指为表达审美意趣、倾诉主观情感而创作的摄影作品。题材可涵盖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人物、静物、动物和植物,也包括创意影像、观念影像、实验性影像等。对创作技法不作限制。如有需要每件作品除标题外,可有不超过 200 字的简要说明。
纪录组: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关注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生态、民俗风情等各类题材的作品。作品除构图剪裁外不得对原始画面的影像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在后期制作中,对影调和色彩等视觉效果的调整须为适度,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真实属性为原则。彩色可以整体(不可局部)转变为黑白或单色。每件作品除标题外,应有简要说明(200 字以内,包括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点)。
商业组:以广告宣传为拍摄目的,用商业的标准、手法和技术要求为前提拍摄的作品或真实的商业拍摄项目。鼓励新的创意及新的后期处理技法的应用。
1) 报送作品题材、体裁和风格不限,黑白、彩色均可。鼓励新观念的作品参赛,谢绝纯粹用电脑软件制作合成的作品参评,以便于跟其他组别区分。
3) 每位投稿人最多限投三件作品(组照为一件),组照每组限 4-8 幅,由作者在作品上编好序号并排好组照中单张照片的顺序。
4) 来稿只收电子文件,不接收纸质照片。作品长边不低于 1920 像素,不高于 4096 像素的高质量 JPG 格式,单张照片文件大小限 8 兆以内
5) 单幅作品如有文字说明要单建文档,每幅作品文字说明题目要和作品题目一致。
6) 组照作品:每组照片编好顺序,文字说明单建文档,文字说明题目要和作品题目一致,放在一个文件夹内。
7) 参展作者必须保证其参展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保证其参展作品不侵犯第三者的肖像权、名誉权等,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参展者承担。对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入选资格。已入选的将予取消,主办单位有权收回作品荣誉证书。(国家现在对宗教类题材照片限制很严,比如像拍摄清真寺、喇嘛等。跟宗教相关的人或事的话一般都不予评奖)
跨边界创意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承办):
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已经成为常态。本组别征集的是运用新技术创意衍生的创新创艺作品,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融合的创意作品。
作品形态:各类数字特效、舞台多媒体、沉浸式特效、数字光影、建筑景观漫游、GIF 动画等、数字舞美、数字舞台、模拟训练、虚拟演出等。
中国风创艺类(四川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与动画学院承办)分 2 个组:
中国风,即中国风格。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蕴含大量中国元素并适应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中国风创意类大赛的宗旨是以中国文化和思想理念内涵为基础,以中国元素为创作源泉,以创造性的思维为支撑,以引领全球流行趋势的艺术形式为目标,激发参赛者的创作热情,创作出具备中国文化理念、彰显中国文化自信、具有中国文化符号和高度中国特色的视觉识别度、引领与流行并存的佳作。
作品形态:数字影像(含动画)组运用数字影像拍摄、虚拟现实技术等方式,运用 AR、VR、4K 等数字技术手段创作中国风题材的数字媒体影像作品。视觉艺术(含 IP)组参赛作品以中国文化题材进行视觉艺术设计创作;内容以二维画面为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高度中国文化特色的视觉识别度,完整的设计系列感。
元宇宙未来艺术类(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承办):分 5 个组
XR(VR、AR、MR)组:进行XR数字内容视觉设计,用3R技术进行观念表达的艺术创作数字人组:数字人写实形象、虚拟人风格形象、符号化角色形象可视化艺术组:实验影像、生成艺术、数据可视化加密艺术组:数字资产加密、数字绘画加密、数字摄影加密、数字影像加密科幻艺术组:用各种新科技手段,从艺术视角描述未来的元宇宙艺术生活。所有作品须提交内容包括:数字内容排版设计(包含海报、设计说明)、演示动画、创作过程录像。
其中:
1、数字内容排版设计:图片均为JPG格式,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图片大小控制在
10M以内,数字内容版式及尺寸,高1200mm、宽720mm,设计说明不低于300字;
2、演示动画:视频成品为MP4格式,清晰度要求不低于1080P(1920*1080),编码格式:
H.264,可配备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3、创作过程录像:全面展示创作的过程,可附工程文件录屏内容,视频成品为MP4格式,清
晰度要求不低于1080P(1920*1080),编码格式:H.264,可配备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评
交通艺术设计类(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分 9 个组
桥梁艺术设计组
交通环境景观艺术组
高速公路服务区创意组
交通文化产品设计组
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应用组
交通数字化艺术组
交通公共空间设计组
作品要求:设计作品紧扣交通类艺术设计主题,创意独特、设计合理、具有艺术设计前瞻性和
作品文件:提交全套设计方案展板,竖版 A3 幅面(宽 297mm×高 420mm)、300dpi、JPG(RGB/CMYK),同一作品展板数量不超过 3 幅,每幅作品不超过 10MB,内容应包含作品名称、设计效果图、分析图、设计说明等,如为实物作品则提供实景照片、实物摄影等,作品可附数字动画展示,提交 mp4 格式视频,视频文件不超过 200MB。文件名及版面不得出现任何作者姓名、单位等信息,多张展板则在文件名后附加数字区分。展板画面右下方请标注:组别+系列+作品名称。
作品要求:整体设计符合大赛主题,设计风格不做限制,可自由发挥。结合当前最新国际流行色彩、设计手法、创新工艺进行创作,手绘、计算机绘图表现均可,作品突出原创性、时尚性,作品需带有设计亮点,在深度理解主题内容基础上,需着重突出艺术创意。作品类型:上装、裤装、裙装、套装、童装、校服、工装、演出服、民族服装服饰、舞台装、休闲装、远动装、披风、内衣、泳装,晨(夜)跑、老年装、一切可穿戴(可穿戴设备除外)均可。
作品文件:系列设计至少包含 5 件套服装单品,展示正面效果图,可加入帽子、围巾、袜子、鞋、包等配饰丰富搭配效果,能清晰展示上身效果或者场景效果,配以设计创意、设计灵感讲解介绍,并附清晰的面料图片、辅料小样照片(30mmx30mm),正面、背面款式图。作品须有搭配呈现以及搭配氛围展示,有助于更全面地展示作品,让评委和导师更深入了解整体设计创意。
作品文件:提交效果图,电子版图片的要求为:A3 大小(297mmx420mm)、横版构图、300dpi/inch、JPG 格式,放一个文件夹里。
艺术疗愈、艺术哲学、 艺术反思、实验艺术、观念艺术、人文艺术作品形态:交互艺术、新媒体装置艺术、虚拟艺术、全息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生物艺术、观念游戏等作品要求:通过对思辨艺术的研究与艺术表达,探讨对人类生存终极意义的思考,捍卫真理,探索前沿艺术理念和作品形态,摒弃伪潮流与网络暴力,重塑完整的美学价值判断。在当代科技人文语境下,引导公众树立更为宏大的人生观,构建公众独立的思辨意识。深度追问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议题,实现艺术思考与创作对智能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的引领作用。
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类(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承办):分 4 个组
大赛以赛事成果转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为核心,探索 “老字号品牌”为代表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中助推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方式与途径。大赛通过“老字号品牌”的调研、设计、开发、运营等,满足个性化消费时代以人的需求变化为“行业导向”产业发展方式,通过“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新国潮品牌运营模式创新组:提交作品文案,形式不限。
新国潮国际化传播组:提交作品:动态影像,时常 5 分钟以内。
新国潮产品迭代研发组:提交作品:研发报告,包含迭代的产品设计方案
乡村振兴与全国旅游文创类(广西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承办)分 2 个组:
艺术文旅,交互文旅是 00 后新生代的首选打卡地,乡村振兴又是国家的远景规划,也是关系到庞大的乡村人民生产、生活、文化、素养提高的重大决策。那里既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还盛产丰富的各类特产。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把民族文化,地方元素,风土人情、自然环境,通过艺术与交互的输出方式,应用在当地特产、旅游文创产品、人文环境,乡村艺术与交互文旅的产业中来、把更多的绿色食品,文创、衍生品、自然景观、淳朴民风等优秀的文化和旅游文创产品,通过我们高校的广大学子,利用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科技交互手段,推广到全国乃至于全世界,这是我们大赛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广大学子为家乡贡献力量的最好舞台。
组别内容:全国旅游文创产品(结合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元素,材质等,具有较高的视觉辨识度)、当地市县或乡村虚拟形象代言大使、家乡的形象推广海报、家乡的特产包装、家乡的旅游资源介绍、家乡的文化表达、家乡的淳朴民风、家乡的独具特色民俗,家乡的民族传统、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非遗传承、特色建筑、独有动物等均可。
作品形态:静态组(视传、漫画、插画、包装、产品造型、IP 形象)
作品形态:画质达到 8K 的各类视频均可,如动画、VR,拍摄、裸眼 3D、数字光影、沉浸式体验、虚拟空间、数字表演、技术制作等,时长二分钟以上。8K 影片的拍摄,有赖于高质量、高效率的 8K 摄影与剪辑设备,8K 产品的像素点达到解像度:7680 X 4320px,约为 3300 万,是目前全高清产品的 16 倍,8K 清晰度几乎无法分辨图像与现实的区别,8k 除了在电影和体育赛事活动,在医疗领域 8k 技术为微创手术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8k 和 5G 的结合可实现远程会诊, 在安全领域 8k 技术让画面精细有利于调查取证,8k 技术推动智慧城市、智慧楼宇的发展,在交通上 8k 的超清画面更好对路段进行监控,教育上直播或点播授课,文保领域 8k 技术结合 VR、AR 技术记录文物,科普类中国科技馆播放的影片《时间旅行》、《我们都是小星星》《地球你好》影片,无论是科普还是人文风光的记录形式,数字影像产业是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新的产业业态,市场对 8K 内容具有大量需求,深度挖掘、探索、创新领域的 8K 制作精英人才。
元宇宙未来艺术、艺术设计、数字媒体,产品设计、动漫,戏剧影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
论文格式:标题、作者(多人的都写上)、摘要、正文、引用出处
教材教辅类(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承办):分 2 个组
为落实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要求加强教材培育和管理,开展教材建设研究,打造精品规划教材,提高教材建设水平,健全教材建设体系。在此背景下,为了推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信息技术、视觉艺术、短视频、动画、产品设计、环艺设计等专业领域中的教材建设,加强国内动画、数字媒体、智能交互等领域的教学成果交流,特组织优秀教材建设成果竞赛工作。
优秀教材策划组:针对未出版教材,以教材策划、教材主题设计和不少于 1 万字样章(章节目录)等资料参与评选;
优秀教材组:针对已出版教材,以教材主题选取,课程内涵、思政内容建设,教材相关辅助在线材料,以及配套在线课程资源建设等内容为评选主要依据,教师需提供相关教材样章参评。
获奖作品将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主管、中国知识产权报社主办的《创意世界》(国家正式期刊)杂志上选登。国内统-刊号/CN11-5788/N,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5256创意世界杂志公众号:
特别提醒:各类别没有注明特别要求的,请创作者自行定义即可。
(一) 所有图片类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手绘、计算机绘图均可,图片为JPG 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 RGB 色彩模式、分辨率 300dpi,图片大小和张数不
(二) 图片内容应包括完整的作品设计,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和文字的可辨识度;
(三)所有作品需有成品提交,如动态作品,自行截图 4 张,放在提交作品文件夹里一起提交。视频成品为MP4 格式,清晰度要求:1080P(1920*1080),编码格式:H.264,配备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四)VR 作品提交要求:300 字以下作品说明,10 分钟以内录屏视频文件,其中全景 vr 同时提交 360 度全景视频文件;交互、APP 作品提交要求:300 字以下作品说明,4~10 张截图,10 分钟以内录屏视频文件;源文件请上传百度网盘,在邮箱里提交百度网盘链接即可。
(五)作品上请勿出现学校、作者、指导老师等信息;
(六)无论是学生组,还是教师组,最多不能超过 2 个合作院校;
(七)作品名字只能使用中文,且不能超过10 个汉字;
(八)同一个作品,只能提交到一个类别,如果投两个或以上类别并获奖,组委会将取消这个作品的全部奖项。
(①缴费;②在1xianxian.cn网站进行报名;③将作品提交到指定邮箱里;④将缴费凭证提交到财务指定邮箱:484371260@qq.com;⑤组委会收到该作品评审费后,方可参加评审。)
1、 每件作品 100 元(不重复收费),获奖与否,都不予退还;
2022 年 9 月 15 日至 2023 年 6 月 15 日
1、扫码缴费时请截图,并将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电话,以及缴费成功后的截图
缴费截图图例如下:
2、 参赛院校统一账号汇款时,另附“参赛统计表”,与参赛作品一起打包,以链接分享方式,将链接和提取码发到分赛区邮箱;(*以上两种缴费方式均需缴费成功后,在报名网站上进行报名,获得报名 ID 号后,再将作品提交至指定邮箱)。点击进入https://www.cdec.org.cn/articleDetail/1223,下载“参赛统计表”。
单位名称:视界艺美(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单位税号:91440300 MA5G HW5E 78
单位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滨海社区高新南十道 81、83、85 号深圳市软件产业基地 1 栋 A1401J20
单位电话:15651815506
开户银行:中国银行深圳前进支行银行账户:77317442 7234
4、发票索取:请在http://1xianxian.cn/网站-【中国好创意大赛发票信息采集表】填写发票信息及邮箱,开具好的发票将推送至预留邮箱里。
十、大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校级筛选(学校不统一组织的,学生可自行投稿)、省级推优、全国评比的三级赛制(教师单元作品直接进入全国评比环节)。校级筛选由指导老师把关报送。省级推优由分赛区组委会组织分赛区专家委员会专家,对作品进行优选,并按比例报送国赛,剩余优选作品,直接按成绩出具省赛获奖名单,并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全国总决赛由国赛组委会组织全国权威专家,对各省推优作品(各赛区按比例报送国赛的所有作品,最低获得国赛三等奖)进行打分评审后出具国赛获奖名单,获奖名单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
学生获奖:
1. 按各分赛区提交作品总量的排名前 8%获奖,其中前 3%为国赛获奖作品,后5% 为省赛获奖作品(一等奖占 3% 或 5%的六分之一,二等奖为三分之一,三等奖为二分之一,四舍五入)。此奖项全部采用专家打分制度(教师单元作品直接进入专家打分环节)。一等奖需要答辩,答辩不合格降为二等奖。答辩时间、地点、方式另行通知。
2. 投稿作品发送到分赛区邮箱或以分赛区简章为准投递。
3. 获得国赛的作品,不能再参与省赛评奖。大赛组委会章程明确规定,国赛三等奖,高于省赛一等奖。
4. 省赛可以设立优秀奖,优秀奖数量不能高于各组别总数量的 1%。
2.获奖比例为总作品量的 30%(一等奖 5%,二等奖 10%,三等奖 15%);优秀指导教师获奖:国赛:指导的作品获得国赛一等奖的教师。省赛:指导的作品获得国赛二等奖的教师。
(*请提醒学生:在网站上提交报名信息时,一定填写指导教师姓名,且不要有错别字)。
优秀组织获奖:国赛:本校参赛的全部作品投稿数量在 150 件以上;省赛:在100 件以上。
突出贡献奖:为大赛宣讲超过三所院校(和他人不重复)的老师(包括线上宣讲)。(宣讲 PPT 可加微信 18513190168 索取,线下宣讲需有宣讲照片或者新闻报道,线上宣讲请提前告知国赛组委会,组委会派人进行现场协助、答疑)
第二步:网站注册报名:所有参赛者必须在仚仚-共享艺术www.1xianxian.cn点击【中国好创意大赛报名入口】,完成注册报名,填写详实、准确的作者信息和指导老师信息。获奖后,获奖证书以网站报名信息为准。每个作品作者最多不超过 8 人,指导教师最多不超过 3 人,跨校合作院校不超过 2 所。每个作品报名成功后会有对应专属【作品 ID 号】,请牢记此 ID 号。在报名截止(2023 年 6 月 15 日)之前,均可修改自己参赛信息,报名截止后,不可再进行修改。个人或团队,可提交多个类别作品,不限数量和分类;同一作品,只能提交到一个类别,不可一稿多投。最好让学生自己在网站上报名,如教师为学生集中报名的,也必须按每个学生参赛信息单独填写,才能生成对应的作品 ID 号。
第三步:分赛区邮箱投稿:一个作品对应一个文件夹,里面是投稿的完整作品(如有作品设计说明,请附上)。文件夹命名格式:作品 ID 号。文件夹压缩后以附件形式或者百度网盘链接、阿里云盘链接等(保证作品链接有效期为永久有效)发送至分赛区邮箱(分赛区邮箱详见分赛区简章内“分赛区一览表”,分赛区分为普通高校分赛区和高等职业院校分赛区)。邮件标题:某大学+好创意大赛投稿。
第四步:使用二维码扫描支付后,请缴费者将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电话,以及缴费成功后的截图发至邮箱:484371260@qq.com。教师单元作品投稿:同上。完成缴费,在网站上完成注册报名后,将作品直接提交至总赛区邮箱:peixun3000@163.com,文件夹命名格式: 作品 ID 号。邮件标题:【教师单元】某大学+好创意大赛投稿。使用二维码扫描支付后,请缴费者将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电话,以及缴费成功后的截图发至邮箱:484371260@qq.com。
投稿注意事项:
1.教师投稿学生组,学生投稿教师组,都视为无效作品。
232.如团体参赛或者个人参赛作品文件较大,请将作品上传百度网盘,并将百度
网盘链接和提取码发送至各省分赛区指定邮箱(分享百度网盘链接请设置为永
十二、作品提交截止时间:全国分赛区作品投稿统一截止时间如下,不得提前:
缴费时间:2022 年 9 月 15 日——2023 年 6 月 15 日 17:00 止;
网站报名时间:2022 年 10 月 8 日——2023 年 6 月 15 日 17:00 止;
邮箱提交时间:2022 年 10 月 8 日——2023 年 6 月 15 日 17:00 止;
分赛区评奖:各分赛区在2023 年 7 月 10 日前将评选出的作品提交至国赛;
一等奖答辩:2023 年 8 月 2-5 日(地点、答辩方式待定);
最终获奖名单公布:2023 年 8 月 25 日之前。
*请各赛区投稿院校或个人,不要集中在最后几天提交,避免分赛区邮箱拥堵,无法提交或无
(一) 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
24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
(二) 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参赛者提交的
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
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
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
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
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 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创作、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其它国家级或国际
(四) 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
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并进行媒体公告。对
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