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恩施学院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 校级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5-26

    各单位、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推动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根据《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教高函〔2025〕7号)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甘肃省分赛的通知》有关要求,学校决定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选拔赛,选拔优秀团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更中国。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充分展现新发展阶段高水平创新教育的丰硕成果,集中展示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国方案,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

    三、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和萌芽赛道(详见附件1—5)。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开展“红色基因传承之旅-激活历史记忆”“红色乡村赋能之旅-助力产教融合”“红色教育公益之旅-构建育人矩阵”系列活动。

    (三)同期活动。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大学生创新训练营等系列活动。

    五、举办单位

    创新创业学院

    六、参赛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均可报名参赛

    七、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年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

    (四)每个参赛团队成员为5-7人(含团队负责人), 须为参赛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团队必须确定项目负责1人,由项目负责人报名参赛。每位参赛人员最多只能担任一个项目负责人,但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参加其他项目(参与项目不超过3个)。跨校组建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须由我校学生或毕业生担任,项目报送单位须为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八、赛程安排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6月15日截止

    校赛初赛时间:2025年6月19-20日

    校赛决赛时间:2025年6月26日(具体赛程安排在QQ群内通知)

    九、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各组别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一等奖获奖人数不超过参赛人数的5%;二等奖获奖人数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0%;三等奖获奖人数不超过参赛人数的15%;优秀奖获奖人数不超过参赛人数的20%。)

    十、报名要求

    请各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并加入校赛QQ群:460028867。

    (一)报名参赛团队需准备相关材料(项目计划书、PPT)项目计划书模板参见(附件6)。

    (二)学生团队负责人将项目计划书电子版于2025年6月15日之前统一发至邮箱:3380903758@qq.com,将纸质版材料统一交至各学院处。

    (三)各二级学院须在2025年6月15日16:00之前,将本学院报名汇总统计表(见附件7)电子版发至邮箱:3380903758@qq.com,纸质版汇总统计表加盖学院公章与所有纸质版项目计划书统一提交至创新创业学院二楼办公室。

    (四)各学院分配名额如下:

    学院名称

    项目名额

    智能装备学院

    50

    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学院

    50

    健康工程学院

    30

    商学院

    50

    土木工程学院

    30

    说明:各二级学院上报项目数不得少于分配名额,“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数量不得低于总数的30%

    (五)具体评审规则,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查看。

    十一、校赛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许晓玲:13919130896

    王青媛:18294513563

    请参赛学生加入校赛通知QQ群(460028867)

    十二、附件

    1.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甘肃省分赛高教主赛道方案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甘肃省分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

    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甘肃省分赛职教赛道方案

    4.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甘肃省分赛产业命题赛道方案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甘肃省分赛萌芽赛道方案

    6.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选拔赛项目计划

    7.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级选拔赛学院报名汇总表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2025 年 5 月 24 日

    上一条: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应用赛作品汇报表

    下一条:第十五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推荐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