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中国好创意“大医杯”数字艺术医学绘图专项大赛简章
一、专项赛简介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赛项,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数字设计、数字创意、数字媒体以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更是我国第一个将比赛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还是第一个免费为参赛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与存证的大赛,已经成功举办18届。大赛旨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赛事一直在引领着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为进一步加强“新医科”建设,激发医学生将医学专业知识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探索“医艺结合”学科融合,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推动医学科普,传播健康知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全国大学生美育教育成效,特开设中国好创意——“大医杯”数字艺术医学绘图专项大赛。
二、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大连医科大学
承办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临床技能中心
支持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
三、征稿对象: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
本专项赛投稿分:
*医学类专业组:投稿作者须为基础医学类、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药学类、中药学类、法医学类、医学技术类、护理学类专业学生。
*非医学类专业组:投稿作者须为非以上医学类专业学生。
*专项赛直接进入国赛评选,无需经过分赛区评选。
四、赛道类别设置:
1.药用动植物与昆虫艺术创意类
以药用动植物与昆虫为主题,突出药用动植物与昆虫的形态、药材性状、微观特征等,题材可为具有明确药用价值的中药。本赛道以数字绘图或手绘或标本形式创作。
2.基础医学绘图类(仅限医学类专业组参加)
以基础医学为核心,涵盖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寄生虫学、病理学等学科。题材包括展示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构造、位置如毗邻等解剖知识;人体组织结构和胚胎发育;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过程以及致病机制、临床表现、流行防治特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调节机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等。本赛道以数字绘图或手绘形式创作。
3.医学科普艺术创意类
以医学科普为主题,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人体观、生命观、疾病观、健康观、卫生预防观、治疗观。题材可为正常人体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展现;人体组织器官病理现象或发病机制的展示;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及其致病机制、传播途径等展示;医学发展史、医学技术、设备进步和动物实验等医学研究的展现;也可
以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或以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公布的药食同源(2024年8月106种)目录为主题,突出中华传统医药健康养生科普,如传统养生经典食疗、茶饮等。本赛道以数字短视频(包括动画、视频、AIGC、微短剧等)或手绘形式创作。
五、作品要求:
1.数字绘图A3幅面,创作软件不限,注重科学性、科普性、艺术性,上传系统电子版作品为JPG或PNG文件,色彩模式RGB、分辨率300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B。
2.手绘创作需在纸张(尺寸为8开)上进行,绘画形式、风格不限;标本应为原创性标本,鼓励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严禁大型动植物标本、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珍稀和受保护动植物标本,严禁利用金属、塑料、电子器件等非动植物制作的作品。以上两种创作形式上传系统电子版作品为JPG 或PNG 文件,色彩模式 RGB、分辨率300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B,其中标本类作品需要不同角度电子版照片5张,入围决赛作品需邮寄实物参与评审。
3.数字短视频上传系统电子版作品为MP4文件,时长3~5分钟,清晰度不低于720P,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不超过200MB。
六、参赛要求:
特别提醒:
所有参赛作品在投稿时必须存证(免费存证),版权归投稿作者或创作团队。大赛主办和承办单位有作品的学术交流、展览、展示、研究等非商业性盈利使用的权利。
1.每组作品作者最多2人(标本类作品3~5人),同一作品只能投稿1个组别,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2.作品里不得出现关于作者、指导教师、所属学院等信息,若出现以上信息,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3.基础医学绘图类作品题材特征与表现方式需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参赛作品可原创,也可临摹,但临摹作品需在作品报名表中声明。其他类参赛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模仿、拷贝他人的作品进行投稿。
4.参赛作品若发生侵权行为,产生的经济、法律责任,全部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取消所获奖项且两年内不得报名参加本专项赛。
七、作品提交平台
请在大赛官网www.cdec.org.cn,统一报名与上传作品。
*大赛投稿截止日期:自简章发布起至2025年6月30日17:00止
八、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其中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各类别总投稿量的4%(一等奖占六分之一,二等奖占六分之二,三等奖占六分之三);优秀奖占各类总投稿量的1%;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奖(依据各参赛院校组织参赛情况和获奖情况评选)。
九、参赛注意事项
(一)作品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等,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并围绕本简章内命题创作的作品。大赛不接受其他国家级或国际级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
(三)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四)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五)本次比赛按自愿原则参加,赛事期间按《民法典》风险自担。
(六)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十、咨询方式
官方咨询电话:师老师:010-89576608 18513190168
(*请于工作日8:30~12:00,13:30~17:00拨打咨询)
官方答疑QQ群:959603796,请各参赛院校二级学院管理员入群。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25年4月15日
19届中国好创意大赛
Chinacreativechallengescontest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
超高清4K/8K类专项赛道简章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Chinacreativechallengescontest)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分析报告》赛项,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数字设计、数字创意、数字媒体以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更是我国第一个将比赛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还是第一个免费为参赛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与存证的大赛。
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好创意遵循“4K先行,兼顾8K”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方针,致力于发掘超高清视频及其与行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的杰出案例与设计方案,特此开设超高清4K/8K专项赛道。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
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
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
二、征稿对象
国内外院校个人及团队、工作室、实验室、联合创作室等均可参加
*专项赛直接进入国赛评选,无需经过分赛区评选。
三、投稿范围
1、超高清4K/8K摄影作品:
本类别旨在展现自然风光之瑰丽、人文景观之韵味、城市风貌之独特以及民族文化之深厚。通过极致的细节与宏大的视角,激发观众对生活细节的感悟、对文化深度的探索以及对艺术美学的无限向往。
提交作品要求:
输出格式:HEVC/H.265编码、MOV或MP4封装,时长不低于3分钟。
分辨率:超高清4K/8K视频的分辨率达到或超过3840×2160、7680×4320像素,帧率不低于50帧/秒;
色彩采样率:达到4:2:2、4:4:4:4;色彩深度超过10bit;色域满足BT.2020标准;支持HLG(HybridLog-Gamma)或PQ(Perceptual Quantizer),码率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不低于100M。
2、超高清4K/8K创新与运用:
本类别聚焦于超高清4K/8K在各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运用案例与设计方案:4K/8K数字作品、4K/8K沉浸式/虚拟现实/AI/AR/VR等作品,超高清与文教娱乐、医疗健康、安防监控、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融合运用案例与设计方案等。
提交作品要求:
动态作品:作品分辨率达到或超过3840×2160像素,4张作品截图、如有具体运用场景可拍摄30秒以上1920×1080像素以上运用案例视频进行补充。
设计类方案: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需为超高清4K/8K在各领域创新运用、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设计思路与方案保持原创性与合理性,能为推动超高清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创意或可执行方案。设计方案包含标题、正文或阐述(不少于3000字)以及图标说明,提交格式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50M。
四、作品提交平台
请在大赛官网www.cdec.org.cn,统一报名与上传作品。
*大赛报名与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9月20 日——2025年6月30 日17:00止;
五、咨询方式
官方咨询电话:
周老师,师老师:010-89576608,18513190168
(*请于工作日8:30-12:00,13:30-17:00拨打咨询)
六、参赛注意事项
(一)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等,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方可投稿。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承
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参赛作品必须是围绕本简章内命题创作的作品。大赛不接受其它国家级或国际级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
(四)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六)本次比赛按自愿原则参加,赛事期间按民法典风险自担;
(七)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24年9月3日
第19 届 中国好创意大赛
Chinacreativechallengescontest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
“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专项大赛简章
一、老字号·新国潮赛道简介
中国好创意大赛(China creativechallenges contest 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公益免费参加的大赛。已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分析报告》的赛项。是全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为核心的大赛、也是第一个把赛事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还是全国第一个投稿即可免费存证的大赛。大赛旨在落实国家数字经济远景规划,推动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的转化,以及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作为一项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的全国性赛事,该赛事一直引领着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并已经成为高校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赛道以赛事成果转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为核心,探索“老字号品牌”为代表产业区域经济发展中助推传统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方式与途径,大赛通过“老字号品牌”的调研、设计、开发、运营等,满足个性化消费时代以人的需求变化为“行业导向”产业发展方式。通过将当代大众审美融汇进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国潮新风尚,让更多的老字号产品被消费者熟知和喜爱,进而提升消费者的文化自信。老字号·新国潮赛道希望助力“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本届老字号赛道汇聚全国青年之力,共有美加净、三枪、黄浦文旅、德清莫干山、
豫园&老城隍庙梨膏产品五个品牌进行命题,旨在为老字号品牌注入新鲜血液。
二、老字号赛道宗旨
“老字号”是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或技艺,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品牌。但是随着个性化消费时代的来临,很多老字号因品牌老化而慢慢消失在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视野当中。
“中国好创意”老字号赛道承办的宗旨就是鼓励老字号品牌创新,通过与“新国潮”结合,建立年轻群体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纽带,推动年轻学生对老字号品牌的了解与传承,展示老字号品牌年轻化最新成果,传播老字号品牌文化、产品创新和产学研融合的最新理念。
三、老字号赛道主题
“擦亮老字号,共创新纪元”
“擦亮”,华东理工擦亮老字号品牌创新课题组和工作室长期以来致力于助力老字号传承,擦亮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为老字号实现更高的价值;“共创”,参赛者不仅仅是在比赛,更是老字号的合作者。在新时代下共同创造中华品牌文化崛起的新次元。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
协办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上海赛区组委会
德清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
上海黄浦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老城隍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德清县人民政府经济合作交流中心
五、征稿对象
国内外院校个人及团队、工作室、实验室、联合创作室等均可参加
六、大赛命题
*老字号所有命题参赛作品必须先存证(存证免费,版权归命题方)再投稿。
命题一:美加净
命题单位: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
命题品牌:美加净(牙膏)
官网地址:maxam-sh.com
背景介绍
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加净”),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1829号,美加净牙膏的前身“中国化学工业社”于1912年创建,并于1922年试制成功了国产“三星”牙膏。解放后“中化社”更名为“国营上海牙膏厂”,成为当时新中国的牙膏生产基地,为中国牙膏工业奠定了基础,引领了中国牙膏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牙膏行业的龙头企业。从中化社到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公司历经百年的发展变革,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口腔护理用品专业生产企业。目前,公司拥有“白玉”、“留兰香”、“中华”、“美加净”、“上海”、“泡泡娃”、“至臻克敏”、“植尚”等知名品牌。多年来,公司始终依靠科技和创新,致力于口腔健康事业的探索和研究,为中国口腔护理用品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是国内牙膏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前列的企业。2023年,旗下的“上海”、“白玉”、“中华”、“美加净”品牌获得上海老字号品牌协会认证,2024年伊始,“白玉”和“美加净”品牌荣列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2024年新上市了美加净家清品线,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极致清洁的需求。其中命题品牌美加净牙
膏创建于1962年,近60年品牌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并积累至今,是一个陪伴几代人的牙膏品牌。美加净牙膏技术一直处于国内前沿地位,并储备了大量牙膏技术,引入四大国际认证,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环保、健康的产品。
品牌定位:经典、专业、美白洁净,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牙膏品牌
目标群体:过去的消费群体:25岁~55岁的消费人群。品牌焕新后的消费群体:Z世代
命题主旨:美加净牙膏品牌焕新命题要求阐述(请详细阅读)
方向一:品牌视觉系统升级
在不改变品牌logo的情况下结合品牌定位,明确视觉定位,更新视觉形象。包括但不限于品牌视觉识别系统(VI)的全面审视和创新,对产品包装设计的策略性规划。设计具备时尚感与简洁性,同时突出美加净牙膏作为历史悠久的品牌的专业精神和文化底蕴,帮助品牌传播。
方向二:上海伴手礼礼盒设计
为2025年的美加净牙膏打造一款独具特色的上海伴手礼礼盒,结合品牌调性,融入上海城市文化进行礼盒设计,礼盒内包括美加净牙膏和上海防酸牙膏,以及配套的GWP(Gift With Purchase,即购买礼品)设计。
创意形式
1、提交作品设计介绍中文及英文版,jpg格式,英文和中文各一张图片
2、平面作品以.jpg格式提交,A3篇幅展板,分辨率300dpi,颜色模式为RGB;
3、视频以.mp4格式提交,分辨率1080p以上,视频编码:H.264
命题二、三枪
命题单位: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
命题品牌:三枪
官网地址:首页(shanghaidragon.com.cn)
背景介绍
上海三枪集团,全称“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或“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三枪品牌创立于1937年,公司从生产三枪牌内衣的上海针织九厂,经过兼并融合、优势扩张于1994 年形成品牌集团,1998 年以优质资产整体进入上市公司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包括三枪、海螺、鹅牌、菊花等多个民族老字号品牌。荣获“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黄浦区区长质量奖”等荣誉。三枪技术中心是上海市首批6家市级技术中心之一,每年研发2000个以上新品,开发的针织产品多次荣获国家、全国纺织系统、上海市"新产品奖"、"科技进步奖"。
三枪品牌自1937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贴身衣物领域。“三枪”针织内衣已连续24年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被评为中国针织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品牌,成为享誉全国、闻名东南亚的民族品牌,享有“中华老字号”的美誉。自诞生之日起,三枪始终不忘“爱国第一”的初心和“融合科技时尚,编织多彩生活”的品牌使命,秉承“发展三枪,永不满足”的理念和“创一流,争第一”的精神,旨在引领国民创造“健康时尚”的美好生活。在面料、工艺、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各领域拥有全面优势,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5000家线下营销网点,被评为中国内衣市场最完善的营销渠道。
近年来,三枪不断与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知名品牌和IP展开跨界合作,为新一代消费者传递经典品牌的创新与时尚。
品牌定位:注重时尚与实用相结合,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高品位生活的追求。
目标群体:以K9家庭(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核心目标消费人群
命题主旨:围绕品牌以舒适、健康、可持续为理念,产品线以“贴身衣物”为主,产品需具备商业价值创意设计需具有时尚化、年轻化、趣味化,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具有差异性、识别性、功能性。
命题要求阐述(请详细阅读)
方向一
节日礼盒及周边衍生品(中秋、春节等)挖掘三枪品牌历史、文化符号、产品特性等相关的内容,针对年轻受众群体喜好,通过市场背景、竞品调研、人群分析等途径进行三枪品牌的节日礼盒(如春节礼盒、中秋礼盒、重阳礼盒等)的创意打造并完成相应的线上及线下传播推广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服装产品和文创衍生周边。
方向二
新中式创意伴手礼及周边衍生品根据品牌调性和品牌定位,设计新中式系列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贴身衣物、包装、拎袋、陈列道具等系列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着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帮助品牌传播。
方向三
三枪高端系列产品设计(品名可创意)针对 35-55 年龄中产群体,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较丰富的学识,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也不刻求特立独行,关注的热点:年轻、时尚天然、健康,职场,家庭。设计高端系列产品(例:类似三枪“匠心系列”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贴身衣物、包装、拎袋、陈列道具等系列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着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并帮助品牌传播。
创意形式
1、提交作品设计介绍中文及英文版,jpg格式,英文和中文各一张图片
2、提交作品需包括设计图、概念说明。(文字设计说明以图片形式排版并与设计图片一并提交,图片要求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横竖构图均可,颜色模式为RGB,单图大小不大于10M,数量不限)
命题三、黄浦文旅
命题单位:上海南京路文化运营有限公司
命题主题:上海黄浦特色文创礼品
背景介绍:
黄浦区,是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历史文化底蕴悠久。黄浦区承载着上海700多年的建城史和170 多年的开埠史,从外滩的方国建筑博览群到豫园的古典园林等风景名胜,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它是红色文化的传承地、海派文化的发源地、江南文化的集聚地,也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是全国乃至世界级的文化交流中心。结合黄浦区文化特色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命题主旨:结合黄浦区的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等文化特色,设计出既具有实用价值也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并有助于文化传播。
命题要求阐述(请详细阅读)
方向一:商务礼品:高端、实用,适合作为商务礼品的同时,体现黄浦区的历史文化底蕴。
方向二:文创小物:日常使用的文创产品,结合艺术与实用性,轻松融入现代生活。
创意形式
1、提交作品设计介绍中文及英文版,jpg格式
2、提交作品需包括设计图、概念说明书及产品实用性描述。(文字设计说明以图片形式排版并与设计图片一并提交,图片要求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横竖构图均可,颜色模式为RGB,单图大小不大于10M,数量不限)作品要素
参赛作品以产品的内容可落地性强、可量产的方案为佳,风格不限,包括但不限于卡通风、手绘风、时尚风、潮酷风、国潮风、复古风等。
命题四、德清莫干山
命题单位: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上海青瞳
命题主题:德清梦境:虚拟旅行家官网地址
微信公众账号:“莫干山国际旅游度假区”“诗画德清”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自古以来被誉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誉。传说春秋时期,铸剑大师干将和妻子莫邪曾在此隐居铸剑,因此得名“莫干山”。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自清末以来,莫干山一直是文人墨客和社会名流的理想度假胜地。
随着时代变迁,莫干山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不断创新,形成了以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和现代休闲为特色的旅游品牌。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以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特别是民宿产业,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凭借这些优势,莫干山被《纽约时报》评选为全球45个必去旅行地之一,CNN也将其列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地之一。
莫干山民宿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和市场驱动。从最初的农家乐到如今的精品民宿,经历了外来投资、本地投资和政府引导三个阶段。这些民宿集群不仅提升了莫干山的旅游品质,还促进了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共生格局。其中,裸心谷的“裸心系列”民宿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了行业新标杆,显著提升了旅游品质。而三秋美宿则以生态环保和精致设计成为另一代表性精品。这些民宿通过各自的特色,充分满足了游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然而,莫干山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周边还有许多小而美的景区等待游客的探索。大斗坞水库,以其清澈的湖水和环绕的青山,成为徒步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庾村则以民国图书馆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这里的老式照相馆、布鞋店和咖啡馆散发着浓郁的怀旧与温馨气息。而仙潭村则以其碧坞龙潭古道和彩虹步道,提供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乡村体验。
在中国文化复兴的背景下,莫干山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的参与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现代服务的不断提升,莫干山正逐步成为国内外游客心向往之的度假胜地。
命题主旨及要求阐述(请详细阅读)
本命题旨在激发参赛者的创造力,鼓励参赛者深入挖掘并运用先进的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和虚幻引擎,创造出一系列独具莫干山特色的数字人物形象,比如神话人物:干将、莫邪、防风氏,历史人物:范蠡、陆游、苏轼、徐霞客等。通过他们的视角,带领观众穿梭于莫干山的山水之间,体验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
我们期望参赛者能够通过这些数字人的生动演绎,不仅展现莫干山的自然风光,更要传达其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精神。通过高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让莫干山的山水之美和文化之韵得以在数字世界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创意形式
1、提交作品设计介绍中文及英文版,jpg格式
2、成片:提交一份MP4格式的动画短片,分辨率1920*1080及以上,时长1-5分钟,视频编码:H.264 提交作品宣传图4张;
3、策划文件: 可以是剧本,也可以是设定、分镜、气氛稿、预演等,pdf格式;
4、源文件:动捕数据、动捕演员的表演视频(穿动捕服)、模型和场景源文件,文本格式提交百度网盘链接,设置永久有效。
作品要素
参赛作品需以莫干山作为核心主题来设计数字人及虚拟场景,需用到光学动作捕捉技术,具体如下:
序号 |
考察项 |
考察内容 |
评分权重 |
1 |
数字人设计 |
数字人角色的设计创意和原创性,设计思路的整体性、合理性 |
25% |
2 |
动画表演 |
动捕演员的表现力、动作流畅度以及光学动捕技术的应用熟练度 |
30% |
3 |
场景设计 |
场景的丰富程度和美术表现力 |
25% |
4 |
影片风格和技 术 |
音乐音效、拍摄手法、剪辑、画面、特效、美术设计、制作等 |
20% |
命题五、豫园&老城隍庙梨膏
命题单位:上海老城隍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命题主题:豫园&老城隍庙
目标群体:全年龄层背景介绍
老城隍庙是源自上海的中华老字号,百年来一直是上海的文化中心。这里云集了“老城隍庙”、“豫园”等多个品牌,秉持“福运、地道、养生”的品牌价值主张,传承匠人技艺、严选食材,随着国潮复兴,产品年轻化,引领东方 美食文化新潮流。“老城隍庙”五香豆、梨膏糖是上海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品, 其中梨膏糖 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药梨膏更是获得国家认可的药食同源产品,在社会上均享有较高的声誉。同时产品源自匠人传承,入口细致 讲究,食材天然,口味传统,是老上海熟悉的味道。老城隍庙不断追求高品质, 继往开来,用心写下属于自己的历史。
命题主旨1: 梨膏衍生产品
命题1要求阐述(请详细阅读)
1、需先了解消费者对老城隍庙品牌的认知度,包括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再结合其品牌调性、历史内涵、品牌定位,思考如何打造梨膏衍生品年轻化、时尚化的产品概念。
2、针对老城隍庙现有梨膏类产品特点,调研和分析现在及以后的消费主流人群对膏类产品口味、包装和体验的消费偏好和态度,提供一些梨膏衍生产品口味及包装方向。
3、通过以上调研和分析,选取一款作为梨膏衍生产品,并做创意设计示例;品名、形式可创意,产品口味、包装方式和包装设计需围绕现有产品有一定关联性,产品要有系列感和可衍生性,但同时也需要结合其各自特点形成差异化。
命题主旨2:上海伴手礼(梨膏、五香豆、糕点)
命题2要求阐述(请详细阅读)
1、了解现在消费者对旅游伴手礼的认知度,以及消费者在旅游时会购买的伴手礼形式
2、通过调研和分析其他旅游城市伴手礼等内容,了解现在及以后的消费主流人群对旅游市场伴手礼的产品口味、包装方式和设计的消费偏好和态度。
3、根据老城隍庙品牌历史、品牌定位、产品特性等相关的内容,进行老城隍庙的伴手礼礼盒的创意打造,包括产品口味及包装方向;同时完成相应的线上及线下传播推广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五香豆、梨膏、糕点产品等食品。
创意形式
1、提交作品设计介绍中文及英文版,jpg格式
2、梨膏衍生品包装及上海伴手礼礼盒以 3D 效果图呈现,能突出重 点表达品牌文化,同时附上创意设计文字说明,以JPG格式提交;
3、产品完整的视觉手册,以JPG格式提交;
4、海报、banner、详情页以JPG格式提交,分辨率不低于300dpi,颜色模式为RGB,单图大小不大于10M;
梨膏衍生品及上海伴手礼各方案不得少于3款。
作品要素
参赛作品以产品的内容可落地性强、可量产的方案为佳,风格不限,包括但不限于卡通风、手绘风、时尚风、潮酷风、国潮风、复古风等。
*注:以上五个命题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若有抄袭现象,由参赛选手自行负责,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提交作品时,须同时提交一幅.jpg格式的封面文件,该封面文件不得透露个人、学校等与参赛者相关的信息。封面文件大小≤2MB。
七、提交要求(提交格式要求详见各命题策略单)
(一)特别说明
1、所有图片类作品以电子图片形式提交,手绘、计算机绘图均可,图片为 JPG格式,计算机绘图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图片内容应包括完整的作品设计,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和文字的可辨识度。
2、作者需保留CMYK格式,300dpi的可用于媒体传播,设计印刷生产的位图源文件或矢量文件(最终需提供AI、PSD等格式),参与竞赛的作品可能会得到相应企业的实际应用;老字号公司的选择与评价将成为评选的重要内容。
(二)大赛作品提交及获奖公示公布平台
大赛官网:www.cdec.org.cn
八、奖金设置
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600元,大赛总奖金池20万元。
各命题设立: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20个。优秀奖按各赛道提交作品总量的1% 计算。大赛承办单位(华东理工大学)有权根据各命题投稿数量,调节各命题组的获奖数量,但总获奖数量和总奖金额度不变。
*获奖者由中国好创意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国赛获奖证书。
九、大赛日程
报名与截止时间:报名和投稿,自大赛简章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5月15 日17:00截止。
决赛答辩:
初赛入围选手统一进行决赛答辩(答辩地点待定,答辩期间的差旅、住宿等,自行承担),不参加决赛答辩的作品,自动降级到优秀奖。
答辩时间:2025年7月10 日左右,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
决赛采取导师制,专业老师对其分组进行组内培训指导。入围选手在决赛期间可对参赛作品进行二次修改,具体导师名单及培训方式待公布。
十、参赛注意事项
(一) 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 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所有作者签名确认方可投稿。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经济和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 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创作、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其它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
(四)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六)获奖作品作者拥有作品署名权,赛事各命题方拥有作品版权;
(七)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十一、咨询方式
好创意大赛组委会:
周老师电话:010-89576608 18513190168
老字号·新国潮创新设计赛道组委会:
周老师:021-64253437 13916540057 组委会邮箱:hlyssm@126.com
(以上咨询电话,请于工作日8:30-12:00,13:30-17:00拨打咨询)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24年10月22日
第19届中国好创意
青曈视觉-“数字造梦”专项赛简章
(免费参赛)
中国好创意大赛(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 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公益免费参加的大赛。已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分析报告》的赛项。是全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为核心的大赛、也是第一个把赛事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还是全国第一个投稿即可免费存证的大赛。大赛旨在落实国家数字经济远景规划,推动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的转化,以及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作为一项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的全国性赛事,该赛事一直引领着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并已经成为高校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青瞳视觉-“数字造梦”赛道聚焦数字艺术与技术创新,鼓励参赛者运用光学动捕、虚拟拍摄等前沿技术,探索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我们期待参赛者突破传统艺术边界,推动艺术、设计与科技的交叉融合,树立中国数字艺术的审美新标准,引领数字艺术创作的变革与创新。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青瞳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二、征稿对象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均可参加。
*专项赛评选:无需省赛,直通国赛。
三、大赛类别设置与版权存证:
*参赛作品必须先存证(免费存证,版权归参赛者个人或参赛团队)再提交(提交时点击存证按钮即可),不存证的作品视为无效作品。承办方有获奖作品使用权。
1、3D动画短片类
2、虚拟拍摄短片类
3、数字人表演秀类
四、评审与打分
1、评审方式
初赛:由承办方组织评审专家线上打分入围。
决赛:采用现场命题赛形式,参赛队伍需提前准备数字资产素材库,在48 小时内 完成创作并进行答辩,终评专家根据现场表现打分。国赛成绩由初赛作品得分(50%)和决赛作品得分(50%)综合评定,最终决出国赛一、二、三等奖。
3D 动画短片类,参赛队伍需使用现场提供的光学动捕设备进行二次创作,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完整的短片作品。
虚拟拍摄类,参赛队伍可自行选择虚拟拍摄场地进行远程创作。为确保公平性,大赛承办方将在各场地统一安装监控设备,全程监督创作过程。
数字人表演秀类,参赛队伍需利用现场搭建的光学动捕设备进行实时表演,评审专家将根据现场表现直接打分。
2、奖金设定(共三个方向)
国赛一等奖:奖金2000元+ 一套光学动捕设备的6个月使用权,并享受青瞳视觉相关专业人士的免费培训。
国赛二等奖:奖金1000元+ 青瞳动捕基地(任何青瞳动捕基地均可)4次免费使用权,每次时间不超过4天。
国赛三等奖:青瞳动捕基地(任何青瞳动捕基地均可)2 次免费使用权,每次时间
不超过2天。
3、获奖比例
获奖比例:按总投稿数量的4%入围国赛,入围国赛的个人或团队进行现场命题赛,并参加答辩,不参加现场赛和答辩的作品,自动降级为优秀奖。
48小时现场命题赛及答辩地点:另行通知
4、评审标准
(1)3D动画短片
艺术表现(40分):故事性、创意与构思、视听语言。
技术运用(50分):动捕数据质量、人物模型与材质、场景与灯光。
整体效果(10分):完成度、感染力。
(2)虚拟拍摄短片
创意与构思(20分):创意新颖性、构思巧妙性。
画面与特效(30分):画面美感、特效运用、技术难度。
故事性(20分):故事完整性、情感共鸣。
音效与配乐(20分):音效运用、配乐选择。
整体效果(10分):作品完成度、作品感染力。
必要条件:虚拍画面长度至少达到30秒。
(3)数字人表演秀
视觉效果(40分):数字人形象设计、虚拟舞台效果。
表演动作精准度(40分):动捕数据质量、动作契合度。
舞台表现力(20分):表演感染力、音乐与音效。
五、作品提交平台及免费存证:
1、请在大赛官网www.cdec.org.cn,统一报名与上传作品,并且免费为投稿作品存证。
*大赛报名与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2月27日——2025年6月15日下午17:00止。
2、大赛咨询:
大赛秘书处咨询:师老师电话:010-89576608 18513190168
(请于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13:00-17:30拨打咨询)
六、初赛作品提交要求
时长要求:1-5分钟,格式:MP4,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
线上提交成片,并需提交工程文件(含动捕数据、虚幻工程文件、虚拍原始数据)的百度网盘链接
七、参赛注意事项
(一) 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 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所有作者签名确认方可投稿。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 参赛作品必须是赛程内创作、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在其它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
(四) 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 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六)参赛者或参赛团队拥有各自参赛作品的版权;
(七)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第19届中国好创意
全国数字声音景观专项大赛
(直通国赛,免费参加)
一、“中国好创意”赛事介绍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英文名称:China creative challenges contest,简称“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分析报告》赛项,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为核心的大赛,更是第一个把赛事上升到哲学高度的大赛,还是第一个投稿即可免费存证的大赛。大赛在艺术设计、数字创意及数字媒体、数字技术创新、人工智能等领域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大赛旨在落实国家数字创意产业远景规划,转化高等院校原创知识产权,深度挖掘、选拔和推广中国创意界的精英人才和优秀作品,赛事一直在引领着学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已经成为高校艺术创意领域的风向标。
二、数字声音景观专项大赛背景
当前,中国在“数字中国”战略、“文化数字化工程”、智慧城市建设及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字声音景观设计结合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空间、沉浸式剧场展演、人工智能与智能交互,生态环境与健康疗愈等领域,逐步显示出跨界融合的多元应用场景和强劲的发展态势。2025年,为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及声音艺术领域的创新需求,大赛首次设立“数字声景专项赛”,聚焦声音艺术与数字媒体艺术跨界融合的多元化表达与技术创新。本专项赛由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发起,旨在推动数字声景跨界融合与产业转化,为行业储备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制定艺术性、技术性、社会性三维评价的国家标准,定义数字声音景观的“中国规则”,引导行业高质量发展;将艺术
与科技融合,将优秀文化保护、传承与活化融合,探索“人-媒介-环境”的共生范式,让高校数字声音景观专项赛事成为中国青春时尚品牌,为参赛者都能在创意这片热土上绽放才华,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创新活力。
三、数字声景大赛内容
1、赛事宗旨
鼓励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培养数字声音景观领域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当代审美价值。通过数字声音景观大赛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人-媒介-环境空间”的共生范式和绿色发展。
2、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上海音乐学院
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上海网音科技中心
四、参赛对象
普通高校的在读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专科生。
五、参赛类别
*分为数字声音艺术;跨媒介空间设计;元宇宙剧场展演;学术论文四个组别。
参赛内容均为原创作品。
特别注意:所有参赛作品必须先存证(免费存证,作品版权归投稿作者或参赛团队)再投稿。
A数字声音艺术类
A1数字音乐组
本赛道旨在推动用数字科技手段赋能与开拓音乐创作的创新与转化,讨论数字化语境下音乐与音响的边界与融合。赛道征集以数字音频技术为主体的原创音乐、声音作品,
须使用计算机、电子音乐设计、数字音频制作、MIDI制作等数字音乐手段创作和制作;风格与形式无限制;鼓励围绕文旅、文博、疗愈、教育等应用场景,用数字化观念与技术,从声音角度切入,进行创意、重构或诠释,追求艺术性与技术性的有机结合。
参赛文件要求:
(1)48kHz,24Bit的立体声WAVE文件,时长在3-10分钟之间;
(2)视听融合的作品需上传MP4视频文件。视频压缩格式:H.264或H.265,最高分辨率1080p,最高帧率60fps,最高码率10Mbps,标准色域及标准动态范围;单个视频文件最大不超过500M;投稿时请注明视频作品来源(官方素材/自选无版权争议素材);
(3)附制作说明文档(pdf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概念阐述、乐谱、作品简介、设计方案(工程文件截图)等。
A2空间音频组
本赛道旨在推动不同空间、媒介或技术标准与制式下的音响形态与效果的创新,讨论空间听觉对作品的形态表现与内容生产的意义。赛道征集使用个人或小组原创音乐或声音设计作品,强调作品在不同空间、场景或媒介中的音响形态设计与制作(允许使用本人其他赛道投稿的原创作品进行空间音频创作);作品题材与风格不限;初赛要求提交可以全面展示作品听觉内容的立体声缩混版音频,附作品后期在不同空间、场景或媒介中的设计方案与实现方式的详细描述;决赛作品须进一步提交空间音频的终混版本(推荐7.1.4的空间音频制式),要求体现创作者对空间音频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制作能力。
参赛文件要求:
(1)48kHz,24bit的WAVE文件,声道格式不限;作品时长不超过8分钟;
(2)空间音频设计方案(pdf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详细描述空间音频设计思路、展现效果、混音方案等,需注明目标监听(渲染)方式:音箱或耳机(使用双耳方式进行 空间音频渲染,非立体声);
(3)作品原创性说明:包括但不限于作品概念阐述、工程文件、制作报告等;
(4)视听融合作品需上传MP4视频文件。视频压缩格式:H.264或H.265,最高分辨率1080p,最高帧率60fps,最高码率10Mbps,标准色域及标准动态范围;单个视频文件最大不超过500M;投稿时请注明视频作品来源(官方素材/自选无版权争议素材)
B跨媒介空间设计类
B1声音影像装置组
本赛道以“声景叙事·空间共生”为核心理念,作品需以声音作为核心叙事线索、融合影像与空间,鼓励创作者探索声音与影像在空间中的关系,构建具有文化深度与情感共鸣的沉浸式体验。鼓励作品聚焦三大方向:(1)文化传承:通过数字技术活化传统声景,实现非遗文化的当代转译;(2)社会关怀:关注城市空间更新、生态保护等议题,思考人与环境的关系,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3)科技实验:探索AI生成声音、空间音频、实时渲染等前沿技术的艺术化应用。
参赛文件要求:
(1)作品设计方案展板:内容包含且不限于设计构思说明、方案设计图、作品效果图【展板尺寸:1290mm(高)*800mm(宽);300dpi;以PDF格式提交】。
(2)作品方案呈现与演示视频:视频压缩格式H.264或H.265,最高分辨率1080p,最高帧率60fps,最高码率10Mbps,时长不少于3分钟,以MP4格式文件提交。
(3)作品原创性说明(pdf形式)。
B2数字交互空间设计组
本赛道以“声形共生·交互无界”为核心理念,鼓励创作者结合声音、数字影像、传感器技术、空间装置等跨媒介手段,同时注重观众参与的深度交互,旨在打造城市中具有沉浸感与叙事性的交互体验空间,推动声景艺术在公共空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参赛文件要求:
(1)作品设计方案展板:内容包含且不限于设计构思说明、交互流程图、空间布局图、
方案效果图【展板尺寸:1290mm(高)*800mm(宽);300dpi;以PDF格式提交】。
(2)作品方案呈现与演示视频:需展示交互逻辑与效果。视频压缩格式H.264或H.265,最高分辨率1080p,最高帧率60fps,最高码率10Mbps,时长不少于3分钟,以MP4格式文件提交。
(3)作品原创性说明。
C元宇宙剧场展演类
本赛道以"重构剧场维度,创想无限可能"为核心理念,鼓励创作者突破物理剧场限制,通过数字技术探索具有文化深度与科技质感的演艺形态。作品呈现虚实共生的新型表演美学,构建参与式、沉浸式、智能化的未来剧场体验。鼓励作品聚焦两大方向:(1)数字影像在演艺空间中的创新应用。鼓励创作者探索实时影像生成、交互投影、全息成像等前沿技术,突破传统舞台视觉边界,构建演艺空间中数字影像沉浸感和互动性的创新表达。(2)元宇宙时代剧场空间的创新表达。鼓励创作者突破物理剧场限制,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具有革命性体验的虚拟演艺空间,探索新型观演关系与艺术表达方式。
参赛文件要求:
(1)作品设计方案展板,以PDF格式提交,内容包含且不限于设计说明、创意构思、视觉气氛图、A0尺寸展板,竖构图排版、300dpi。
(2)作品方案呈现与演示视频,以MP4格式文件提交。视频压缩格式:H.264或H.265,最高分辨率1080p,最高帧率60fps,最高码率10Mbps,时长不少于3分钟。
(3)作品原创性说明。
D学术论文类
本赛道旨在推动数字声音艺术领域的学术创新与产业实践,鼓励跨学科研究团队合作,涉及计算机科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领域融合,促进技术研发、艺术创作与教育教学的深度互动,制定艺术性、技术性、社会性三维评价的国家标准,定义数字声音
景观的“中国规则”,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解决方案;鼓励研究者从多学科视角探索跨媒介空间设计、数字技术、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深度关联。促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鼓励学者从多学科视角探索虚拟剧场的美学特征、技术架构与文化价值,推动建立元宇宙演艺的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为数字演艺的创新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创新理论;实践应用方向;教育教学方向。
参赛文件要求:
(1)论文需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字数5000-8000字。
(2)投递稿件请使用pdf文档排版,附图清晰。
(3)论文基本要素应齐全,包括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
(4)原创性要求:所投稿件请保证本人拥有著作权等相关权益,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
(5)来稿无论选用与否,其稿件状态都会在投稿系统显示、通知审理结果。
*备注:投稿作品需为参赛者本人原创,每位参赛者至多投稿3首作品。不得有抄袭或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如有合作需获得合作者授权并如实提供相关信息。指导教师不能超过3人。
六、参赛要求
1.参赛者通过中国好创意大赛官网(官网网址:www.cdec.org.cn)按各组作品要求,以压缩文件形式提交作品。
2、参赛者按照官网提示完成信息注册,并按照作品上传格式,完成作品及信息提交(不按规定格式上传作品,出现无法识别或损坏情况,参赛者自行承担后果)。投稿时须将参赛作品名称、作者(参赛团队)、创意说明、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与上传视频一起填报。
七、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设置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各类别总投稿量的3%,其中,一等奖占3%的六分之一,二等奖占3%的六分之二,三等奖占3%的六分之三)、优秀奖(按每个类别总投稿量的1%计算)、优秀作品创作奖(15个)、国赛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作品的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奖(投稿作品量排名在前30位的二级学院)。
八、赛程安排
报名投稿:2025年4月15 日开始
截稿日期:2025年6月15 日17:00
初赛评选:2025年6月23 日-25 日
初赛决议出每个赛道的优秀奖和三等奖
决赛现场评审:2025年7月24 日-27 日
决赛决议出每个赛道的一等奖和二等奖
颁奖典礼日期:2025年7月28 日,组委会将邀请部分获奖作品现场展演。颁奖典礼地点另行通知。
巡演日期:2025年11月。
九、参赛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须紧扣主题,展现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创新精神,具有独特创意和丰富文化内涵。鼓励表现形式多元化,技术手段多样化。
2、作品要求署名为本单位在编人员或在读学生。
3、作品须保证完整、清晰。
4、作品必须为原创,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
利,无任何版权纠纷。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保留追责权力。
5、参赛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6、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在其它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
7、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一经核实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8、组委会与承办单位对大赛提交的所有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9、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十、赛事咨询
1、赛事咨询:中国好创意-全国高校数字声音景观专项大赛组委会秘书处
2、咨询方式:钟老师 13052396818
3、电子邮箱:digital-soundscape@shcmusic.edu.cn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25年3月25日
第19届中国好创意大赛
Chinacreativechallengescontest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
超高清4K/8K类专项赛道简章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Chinacreativechallengescontest)简称3C大赛或“中国创意挑战大赛”,是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分析报告》赛项,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数字艺术、数字设计、数字创意、数字媒体以及数字技术创新领域各专业综合类规模大、跨学科、多专业、参与院校多、影响广泛的权威赛事,更是我国第一个将比赛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赛事,还是第一个免费为参赛作品提供版权保护与存证的大赛。
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将带动视频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发生深刻变革,超高清视频产业快速发展,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驱动以视频为核心的行业智能化转型、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好创意遵循“4K先行,兼顾8K”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总体方针,致力于发掘超高清视频及其与行业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的杰出案例与设计方案,特此开设超高清4K/8K专项赛道。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
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
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
二、征稿对象
国内外院校个人及团队、工作室、实验室、联合创作室等均可参加
*专项赛直接进入国赛评选,无需经过分赛区评选。
三、投稿范围
1、超高清4K/8K摄影作品:
本类别旨在展现自然风光之瑰丽、人文景观之韵味、城市风貌之独特以及民族文化之深厚。通过极致的细节与宏大的视角,激发观众对生活细节的感悟、对文化深度的探索以及对艺术美学的无限向往。
提交作品要求:
输出格式:HEVC/H.265编码、MOV或MP4封装,时长不低于3分钟。
分辨率:超高清4K/8K视频的分辨率达到或超过3840×2160、7680×4320像素,帧率不低于50帧/秒;
色彩采样率:达到4:2:2、4:4:4:4;色彩深度超过10bit;色域满足BT.2020标准;支持HLG(HybridLog-Gamma)或PQ(Perceptual Quantizer),码率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不低于100M。
2、超高清4K/8K创新与运用:
本类别聚焦于超高清4K/8K在各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运用案例与设计方案:4K/8K数字作品、4K/8K沉浸式/虚拟现实/AI/AR/VR等作品,超高清与文教娱乐、医疗健康、安防监控、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融合运用案例与设计方案等。
提交作品要求:
动态作品:作品分辨率达到或超过3840×2160像素,4张作品截图、如有具体运用场景可拍摄30秒以上1920×1080像素以上运用案例视频进行补充。
设计类方案: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需为超高清4K/8K在各领域创新运用、融合发展紧密相关,设计思路与方案保持原创性与合理性,能为推动超高清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创意或可执行方案。设计方案包含标题、正文或阐述(不少于3000字)以及图标说明,提交格式为PDF文件,大小不超过50M。
四、作品提交平台
请在大赛官网www.cdec.org.cn,统一报名与上传作品。
*大赛报名与投稿截止日期:2024年9月20 日——2025年6月30 日17:00止;
五、咨询方式
官方咨询电话:
周老师,师老师:010-89576608,18513190168
(*请于工作日8:30-12:00,13:30-17:00拨打咨询)
六、参赛注意事项
(一)作品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等,如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参赛者承担;
(二)作品必须为原创,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方可投稿。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的任何著作权、商标权或其他权利,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共道德习俗。凡涉及抄袭、剽窃、损害第三方合法权益等行为,参赛者应承担全部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与主办单位、承
办单位及组委会无关,并且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教育部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如作品涉嫌造假,所在学院将受到严重批评,学科、专业、科研等,均会受到影响,请不要为母校带来负面影响);
(三)参赛作品必须是围绕本简章内命题创作的作品。大赛不接受其它国家级或国际级赛事已经获奖的作品;
(四)以上问题组委会接到实名举报,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证据后,将取消入围资格;若为获奖作品,则追回颁发的获奖证书。对赛事造成恶劣影响的,大赛组委会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组委会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商展、宣传、使用推广、产业转化代理等权利;
(六)本次比赛按自愿原则参加,赛事期间按民法典风险自担;
(七)大赛组委会拥有赛事最终解释权。
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
2024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