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各部门:
为加强学校通信领域专业人才培养,选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学校定于2025年3月举办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精神,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信息通信产业人才发展新格局,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共同承办了“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以下简称大赛)。
二、竞赛组织机构
本次竞赛由创新创业学院主办,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承办,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设评审工作组。
组 长:王娟娟
副组长:陈文娟 李艳能 白旭光
成 员:屈登学 代妤娇 周亮 安昭先 徐学会 李彦明 田 伟 党艳 张鹏军 李莉
李正琼 庄昌雪 李亚蓉 安学兰 马璐璐
支永坤
三、大赛赛项
(一)赛道一:信息通信工程实践赛
该赛道以信息通信系统认知、5G关键技术原理、6G关键技术原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演进趋势为核心,融合通信网络工程实践、信息通信工程逻辑,引入信息通信技术赋能网联智能车、工业互联网等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案例。
(二)赛道二:产教融合5G+创新应用设计赛
该赛道以信息通信技术创新应用为核心,以5G系统信息处理关键算法、5G技术赋能垂直行业应用、解决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卡脖子”问题为导向,设置五个专项赛:
赛项一:无线通信物理层链路仿真设计;
赛项二:5G+软件无线电创新设计;
赛项三:5G+网联智能车创新设计;
赛项四:5G+工业互联网创新设计;
赛项五(其他):5G+垂直行业应用仿真综合设计。
(三)赛道三: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CPC)
1.比赛模式:上机编程,实时评测,实时排名。
2.比赛题目:4~6题
3.比赛时间:2小时
4.比赛机器:每支参赛队共用1台计算机。
5比赛组别:设置两个组别:分为一年级组和高年级组,题目不同。
四、报名要求
(一)信息通信工程实践赛
1.参赛学生以2人为参赛小组,由学校教师代表统一报名;
2.每位参赛选手不可重复组队;
3.每个参赛小组只能报名一个赛事组别;
4.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可联合组队;
5.每参赛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同一名指导教师可指导多组;
6.每所学校报名组数不超过300组。
(二)产教融合5G+创新应用设计赛
1.以4-6名参赛选手组成参赛小组,并指定一名队长;
2.每参赛小组仅限报名一个赛项;
3.每所学校不限报名组数;
4.每参赛小组至少由2个不同专业学生组成;
5.参赛选手可同时报名赛道一和赛道二;
6.参赛选手在本赛道内仅限参加一个赛项,不可重复组队;
7.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可联合组队;
8.每组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同一名指导教师可指导多组。
(三)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CPC)
以团队形式参赛,3人一组,参赛选手在两个小时内完成比赛项目,编程语言使用C、C++、Python、Java。项目代码需保证原创性,禁止抄袭。
(四)校赛
报名此次校赛的学生,赛道一和赛道二均只考核理论知识,不考核相关仿真操作。
五、参赛对象及报名方式
(一)参赛对象
在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本科生。
(二)报名方式
学生自愿报名参赛,填写参赛报名表(附件1),命名为:大唐杯竞赛报名表,电子版提交至指定邮箱:2254328196@qq.com(赛道一和赛道二)和1914135903@qq.com(赛道三)。请所有参赛选手报名后加入比赛QQ群978647584(赛道一和赛道二)和698752134(赛道三),并及时关注群内通知信息。
六、竞赛日程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3月23日截止
校赛时间:2025年3月27日
1.信息通信工程实践赛
省赛考试时间4月中旬,具体安排以后续通知为准。
2.产教融合5G+创新应用设计赛
省赛设计方案提交时间为2025年4月13日。
七、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校赛)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总名额不超过总参赛人数的35%(其中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人数分别占获奖总人数的20%、30%、50%),对获奖人员将颁发获奖证书,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
八、附件
1.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校赛)参赛报名表
2.第十二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校赛)报名汇总表
兰州信息科技学院
2025年3月18日